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临床蛋白尿标准的状态,通常为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30-300毫克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毫克/克,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属于亚临床蛋白尿阶段,介于正常排泄与显性蛋白尿之间。检测方法包括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白蛋白浓度检测。该指标能早于血肌酐升高5-10年发现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微量白蛋白尿主要与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系统性疾病相关。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破坏,高血压则引起肾小球内压增高。其他诱因包括慢性肾炎早期、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性因素。
微量白蛋白尿阶段通常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非典型表现。伴随原发病可有相应体征,如糖尿病患者存在多饮多尿,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目眩。该阶段肾功能检查多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已开始受损。

确诊需至少3个月内2-3次检测结果异常。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毫克/克为通用标准,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30-300毫克为传统金标准。需排除尿路感染、月经污染、剧烈运动等干扰因素,必要时结合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微量白蛋白尿既是肾脏早期损伤标志,也是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窗口指标。其出现提示糖尿病患者10年内进展至显性蛋白尿的概率增加5倍,心血管事件风险上升2-4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微量白蛋白尿阳性者终末期肾病风险较阴性者高8倍。

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应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避免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0.8-1克/公斤体重。规律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必要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