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患者需通过调整饮食、控制液体摄入、监测体征、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等方式进行保健护理。急性肾衰竭可能与肾脏缺血、肾毒性物质损伤、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少尿、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急性肾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清、瘦肉等。同时需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入,避免加重高钾血症。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水肿明显者需进一步限盐。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
患者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液体摄入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存在水肿或心力衰竭时需进一步限制水分。可通过测量每日体重判断液体平衡,体重增长不超过0.5公斤/日。饮用液体可选择少量多次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
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心力衰竭表现。定期检测尿量、尿色变化,少尿期尿量少于400毫升/日需警惕病情进展。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监测意识状态以防尿毒症脑病发生。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导尿管留置者需每日消毒尿道口,尽早拔除导尿管。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严格按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改善水肿,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纠正高钾血症可使用降钾树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钠散。贫血患者可配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禁止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非必要不适用非甾体抗炎药。

急性肾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饮食过渡期应从流质逐渐转为普食,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