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肌酐升高通常由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

减少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的摄入,增加低钾蔬菜如冬瓜、黄瓜的食用比例。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分次少量饮用。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变化。
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避免使用含钆造影剂。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30-45分钟,每周3-5次。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出现明显疲劳或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初期每1-2周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指标,稳定后可延长至1-3个月复查。需同步检查尿常规观察蛋白尿情况,必要时进行肾脏超声或CT检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便于医生纵向对比评估病情进展。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熬夜。注意观察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夏季避免长时间暴晒。出现明显水肿、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