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的适应症主要有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终末期、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水钠潴留等。
急性肾损伤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当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快速上升、高钾血症等情况时,可能需要紧急透析治疗。透析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包括严重感染、休克、创伤、手术等。
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是指肾脏功能不可逆地丧失,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此时患者通常会出现严重贫血、高血压、骨病等症状。长期规律透析可以替代部分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都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
当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时,如血钾超过6.5毫摩尔/升或严重酸中毒,常规治疗无法快速纠正时,需要立即进行透析。透析能迅速清除体内过多的钾离子,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这种情况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大量组织坏死、严重感染或代谢性疾病。
某些可透析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时,如甲醇、乙二醇、锂剂、水杨酸盐等,在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危重时,可通过血液透析加速毒物清除。透析能直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减轻对重要器官的损害。中毒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
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严重水钠潴留,导致急性肺水肿、顽固性高血压等情况,且对利尿剂治疗无效时,可通过透析快速清除体内多余水分。这种治疗能迅速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全身水肿、肺部湿啰音、端坐呼吸等。
透析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各项指标。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限制高钾、高磷食物,保持适当活动量,预防感染。透析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重视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