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该病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成人也可发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
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蛋白尿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种蛋白尿具有高度选择性,以白蛋白为主。患者需定期检测尿蛋白定量,评估病情变化。
血液中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常低于30克/升。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不足,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胸腔积液、腹水等并发症。
水肿多从眼睑和颜面部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严重者可出现阴囊水肿或下肢凹陷性水肿。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相关,常伴有尿量减少。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监测每日体重变化。
患者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有关。长期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饮食需控制脂肪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轻度升高,但严重高血压较少见。感染风险增加,尤其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少数病例可合并急性肾损伤,表现为血肌酐水平短期内快速上升。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可能受影响。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脂等指标。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如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