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规律监测、避免感染、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该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可能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或感染诱发,需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优质蛋白摄入以鸡蛋、鱼肉为主,避免过量增加肾脏负担。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预防肾性骨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需减少嘌呤摄入,避免食用浓肉汤、海鲜。
每周测量血压2-3次,维持目标值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每3个月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及电解质水平,关注血钾变化。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复查尿常规。
注意口腔卫生和会阴清洁,降低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避免使用活疫苗。发生咽炎、皮肤感染时应早期干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立即就医。
激素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服用泼尼松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使用环磷酰胺片时需配合水化治疗,监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可降低尿蛋白,但需警惕高钾血症。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初诊患者每1-2个月复查尿沉渣和肾功能,稳定期延长至3-6个月随访。每年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评估结构变化。备孕或妊娠期需提前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尿蛋白和血压。出现严重泡沫尿、夜间排尿增多或乏力症状时需提前就诊。
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夏季预防脱水导致肾灌注不足。建议记录每日血压、尿量及用药情况,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定期进行眼底和心血管评估。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骤减时须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