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避免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改善。肌酐升高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
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肌酐水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
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等可能损伤肾脏,使用前需评估肾功能。必须用药时可选择肾毒性较小的替代药物,如头孢克肟分散片替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肌酐变化。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可改善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加重肾脏负担。
每3-6个月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必要时进行肾脏超声或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发现肌酐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护肾药物。糖尿病患者还需定期监测血糖。
肌酐升高患者日常应保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憋尿。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如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