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可能由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矫正、控制血糖、调节免疫、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
尿路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易引发细菌繁殖。患者可能出现腰部钝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
先天性输尿管结构异常会使尿液反流至肾脏,长期刺激可导致肾实质损伤。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发热、尿频尿急。儿童患者需家长定期带其进行尿常规检查,成人可进行输尿管再植手术,或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肾积水。
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未彻底治愈的急性肾盂肾炎可能转为慢性。典型表现为间歇性低热、尿液浑浊。需进行尿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治疗周期通常需2-4周。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发肾间质炎症,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伴随症状包括关节疼痛、面部蝶形红斑。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监测血肌酐和尿蛋白指标变化。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加尿路感染概率。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伤口愈合缓慢。除控制血糖外,可配合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出现发热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及时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