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蛋白、低钾、低磷为原则,推荐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清、脱脂牛奶,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调整饮食结构,但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急性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生物价高的优质蛋白。鸡蛋清富含必需氨基酸且磷含量低,适合作为主要蛋白来源。脱脂牛奶可提供钙质但需注意每日不超过200毫升。淡水鱼类如鲫鱼可每周食用1-2次,烹调时需去除鱼皮和内脏。大豆蛋白制品应限制在每周1次,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水肿明显者需记录24小时尿量,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烹调可使用醋、柠檬汁等代替部分盐分,芹菜、香菇等天然风味食材可增加食物适口性。外出就餐时可要求单独准备无盐菜肴,注意隐藏盐分如味精、酱油等调味品。
血钾升高者需避免香蕉、橙子、土豆等富钾食物。蔬菜应先切后浸泡或焯水处理,可减少30%钾含量。瓜类蔬菜如冬瓜、丝瓜含钾量较低,可优先选用。菌菇类食材需严格控制用量,干制品使用前应充分泡发并更换浸泡水。避免饮用浓肉汤、菜汤及市售果汁。
限制动物内脏、坚果、全谷类等高磷食物。肉类食材建议切块焯水后再烹调,可减少20%磷含量。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乳制品选择低磷品种。避免含磷添加剂食品如碳酸饮料、加工奶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但需与餐同服确保效果。
每日热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以淀粉类主食为主要能量来源。可选用麦淀粉、藕粉等低蛋白主食替代部分谷物。烹调油选择植物油每日20-30克,分次使用。症状严重者可少量多餐,必要时添加医用碳水化合物补充剂。避免快速体重下降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
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蛋白质至每公斤体重1克,但仍需持续控制钠盐。定期检测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肿消退后可缓慢增加饮水量。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出现泡沫尿加重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需维持合理体重,避免高蛋白饮食反弹,合并高血压者需终身控制钠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限制煎炸食品,保持饮食记录有助于医生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