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早期可能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乏力水肿、食欲减退等4种异常表现。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主要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等疾病进展而来,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延缓病情恶化。
尿液中出现细小密集且持久不散的泡沫,可能提示蛋白尿。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常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或采用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控制蛋白尿。日常需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夜间排尿超过3次或尿量超过全天1/3,可能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有关。这种情况常见于高血压肾损害、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患者需监测24小时尿量,遵医嘱使用复方α-酮酸片补充营养,或采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调节水电解质。睡前2小时应限制饮水,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晨起眼睑或下肢凹陷性水肿伴随疲倦感,可能提示水钠潴留和贫血。这种情况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排水功能障碍相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贫血,或采用托拉塞米片利尿消肿。每日体重波动应控制在0.5公斤以内,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
持续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可能与尿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黏膜有关。这种情况常见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磷,或采用药用炭片吸附毒素。饮食需采用低磷低钾原则,避免食用坚果、香蕉等高磷高钾食物,采用蒸煮等少油烹调方式。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肾毒性药物是预防尿毒症的重要措施。建议慢性肾病患者每3个月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到肾内科就诊。保持每日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注意观察尿色和尿量变化。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