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用力就疼可能与肌肉劳损、肌腱炎、神经压迫、关节炎、骨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注射、手术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重复性动作或突然发力可能导致肱二头肌、三角肌等肌群出现微小撕裂。典型表现为局部压痛伴随活动受限,热敷配合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建议避免提重物,必要时使用护肘固定。
肱骨外上髁炎或肩袖肌腱炎症常见于频繁旋转前臂的动作。疼痛多集中于肘关节外侧或肩部,握力测试阳性。急性期可采用超声波治疗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慢性期需进行离心训练。网球运动员、油漆工等职业人群需注意动作规范。
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能引发臂丛神经受压。疼痛呈放射性且伴有手指麻木,肌电图检查可确诊。甲钴胺片配合颈椎牵引能改善症状,严重椎间盘突出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睡眠时避免高枕头,电脑族应每小时活动颈部。
肩关节或肘关节退行性病变在40岁以上人群中多发。晨僵和关节弹响是典型特征,X线可见骨赘形成。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效果较好,晚期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
骨质疏松患者或外伤后可能出现肱骨外科颈等部位骨裂。疼痛在特定角度加剧,初期X线可能漏诊。CT检查确诊后需石膏固定6-8周,配合碳酸钙D3片促进愈合。老年人跌倒后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继发移位性骨折。
建议避免过度使用患肢,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应就医排查。可进行15-20分钟局部冰敷,每日3次。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瑜伽等拉伸运动能改善肌肉柔韧性。若出现夜间痛醒或皮肤感觉异常,需警惕肿瘤或感染等严重病变,尽早就诊完善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