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久了脚后跟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热敷按摩、调整鞋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站久了脚后跟疼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扁平足、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避免长时间负重活动。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1-2天,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轻足部压力。日常可进行足部伸展运动,如用毛巾牵拉足底筋膜,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进行3-5次。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配合拇指按压足跟痛点周围。可使用网球在足底滚动按摩,每次5-10分钟,帮助放松足底筋膜。睡前可用热毛巾敷于足跟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选择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矫形鞋垫,分散足底压力。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建议选用鞋跟高度2-3厘米的软底运动鞋。定制矫形鞋垫需在专业机构进行足部生物力学评估后制作。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跟骨骨刺严重者可考虑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医院康复科可采用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连续3-5次。体外冲击波能促进跟骨周围炎症吸收。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适用于顽固性足底筋膜炎,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夜间可使用足踝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工作时可准备踏脚凳交替放置双脚。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虾皮、黑芝麻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晨僵、关节肿胀时,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