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腱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恢复。小腿肌腱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疲劳、外力撞击、热身不足、肌腱退化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或佩戴护具固定,避免患肢负重。严重者需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制动时间根据损伤程度维持1-4周。过早活动可能加重纤维撕裂,延长愈合周期。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炎症。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灯,温度控制在40-45℃。冷热交替敷法能缓解肌肉痉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肌腱部分断裂需联合迈之灵片促进组织修复。
超声治疗通过高频振动加速胶原纤维排列,冲击波治疗能松解粘连组织。电疗采用低频脉冲电流缓解疼痛,激光治疗可促进肌腱末端血供。物理治疗需在损伤后1周开始,每周3-5次。
疼痛缓解后先进行踝泵运动、足趾抓毛巾等被动活动,2周后加入提踵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4-6周逐步恢复慢跑,配合泡沫轴放松腓肠肌。训练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度,避免爆发性动作。
恢复期间建议穿足弓支撑鞋,睡眠时垫高患肢。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避免摄入酒精及高糖食物。完全康复前禁止跳跃、急转等高风险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肌腱愈合情况。若6周后仍存在明显疼痛或活动受限,需考虑MRI检查排除完全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