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儿科 小儿内科

婴儿退黄疸时颜色的变化是什么?

发布者:诗人与我 时间:2021-4-20 13:50

婴儿退黄疸时颜色的变化可以根据婴儿的皮肤和眼睛来判断,婴儿患黄疸,最初的黄色部分是眼睛,然后是头部、身体、手掌、脚心等末端神经部分,黄疸消失时相反,最初皮肤颜色消失,最晚消失的是眼睛,眼球变白

一、预防婴儿黄疸

1、等待分娩的母亲如果生过胎黄婴儿,本次怀孕期间应服用中药预防。

2、待产母亲自身有肝炎和病理性黄疸的婴儿,应在怀孕期间服药预防,生产后也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态。

3、婴儿出生后经历生理性黄疸后,也要注意观察儿童黄疸的消退情况,防止病理性黄疸。

4、注意婴儿的保温,早晚喂母乳促进黄疸。

5、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状,特别是早产儿,精神萎靡、嗜睡、吸奶困难、不安、双眼斜视、四肢强直或痉挛等症状,及时处理重症患儿。

二、宝宝黄疸的家庭护理方法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儿童没有任何不适,发现黄疸不要着急,在此期间可以用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以加速胆红素的排出。哺乳不良和饥饿可能会加重生理性黄疸。

2、促进新生儿肠肝循环,用益生菌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胆红素排泄。

3、如果婴儿黄疸不下降,请医院开药治疗。

相关标签: 黄疸 婴儿

相关阅读

  • 一岁半孩子发烧怎么办
    一岁半孩子发烧怎么办
    一岁半孩子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发烧通常由感染、疫苗接种、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 ...
    10-25
  • 小孩长个子会发烧吗
    小孩长个子会发烧吗
    小孩长个子一般不会引起发烧。发烧通常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有关,而非单纯的生长发育过程。儿童在快速生长期可能出现生长痛,表现为下肢肌肉酸痛或不适,但这类症状多发生在夜间且不伴随体温升高。若孩子出现发烧 ...
    10-25
  • 小儿支气管炎是什么
    小儿支气管炎是什么
    小儿支气管炎是指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小儿支气管炎可能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等因 ...
    10-25
  • 过敏性紫癜可以吃西瓜子吗
    过敏性紫癜可以吃西瓜子吗
    过敏性紫癜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西瓜子,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食用或对瓜子过敏。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饮食管理需避免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食物。西瓜子本身不属于高致敏性食物, ...
    10-25
  • 孩子打完脊髓灰质炎疫苗发烧怎么办
    孩子打完脊髓灰质炎疫苗发烧怎么办
    孩子打完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药物干预、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接种疫苗后发热通常由疫苗免疫反应、合并感染、个体敏感体质、接种操作不当、潜在疾病激活等原因引起。1、物理降 ...
    10-25
  • 甲状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甲状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甲状腺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碘摄入异常、自身免疫异常、炎症感染、甲状腺结节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等,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 ...
    10-24
  • 成人黄疸有生命危险吗
    成人黄疸有生命危险吗
    成人黄疸是否危及生命取决于病因,常见诱因包括胆道梗阻、肝炎、溶血性疾病等,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脓毒血症等致命并发症。1、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导致胆汁淤积时,可能引发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汁性肝 ...
    10-24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有关。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腰背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需通过药物及物理治疗控制病情发展。1、遗传因素 ...
    10-24
  • 两个月的宝宝偶尔咳嗽几声正常吗
    两个月的宝宝偶尔咳嗽几声正常吗
    两个月的宝宝偶尔咳嗽几声通常是正常的。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异物的自然防御机制,婴儿偶尔咳嗽可能与环境刺激、唾液误吸或轻微呼吸道干燥有关。但若伴随发热、呼吸急促或持续咳嗽,则需警惕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婴儿 ...
    10-24
  • 小儿遗尿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遗尿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遗尿可能由遗传因素、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心理因素、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遗尿通常表现为睡眠中无意识排尿,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1、 ...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