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一次尿液通常是黄色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尿液颜色主要与夜间饮水减少、尿液浓缩以及尿胆素沉积有关。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后,由于长时间未摄入水分,肾脏会浓缩尿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导致尿液中尿胆素浓度升高,呈现淡黄色至深黄色。这种颜色变化与肝脏代谢胆红素产生的尿胆原氧化有关,属于健康人群的正常表现。若晨起后适量饮水,后续尿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日常饮食中摄入维生素B族或胡萝卜素等物质也可能暂时加深尿色,但通常无病理意义。
当晨尿出现持续深黄如浓茶色,或伴有泡沫增多、异味明显时,可能与肝胆疾病或尿路感染有关。肝胆系统病变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尿胆原含量显著增加。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代谢产物也会改变颜色。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2、利福平等同样会造成尿液染色,需结合用药史判断。
建议观察日常尿液颜色变化规律,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若晨尿颜色异常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尿频尿痛、腰腹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肝病科检查尿常规和肝功能。避免根据单一症状自行判断,需结合临床检验结果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