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时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咳嗽时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病变、盆腔手术史等原因引起。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次持续5-10秒后放松。持续8-12周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保持正常呼吸,避免腹部用力。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掌握正确方法。
制定规律排尿时间表,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4小时。排尿时采用双重排尿法,排尿结束后等待片刻再次尝试排尿。记录排尿日记帮助识别排尿模式,持续6-8周可增加膀胱容量。需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饮品。
米拉贝隆缓释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托特罗定片能抑制逼尿肌收缩,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尿道萎缩。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可增加尿道闭合压。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通过阴道或肛门电极进行低频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收缩但不产生疼痛为宜。12周疗程可改善神经肌肉控制。治疗期间需保持电极清洁,避免感染。
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用于神经源性尿失禁。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3天,6周内避免提重物。手术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吊带侵蚀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日常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可穿着吸水护垫防止尴尬,选择高纤维饮食预防腹压增高。练习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核心肌群稳定。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进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明确病因。绝经期女性可咨询医生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剂改善尿道黏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