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外科 泌尿外科

如何消肿利尿 消肿利尿的中药是什么?

发布者:尽意既安 时间:2022-4-19 10:32

如果人们经常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中或者饮水过多,难以排出,往往会出现早上水肿、身体浮肿的现象。而肾脏和膀胱系统的疾病会引起排尿量减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的症状,神经性尿闭、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道狭窄等均会引发排尿困难。人有浮肿、排尿困难的症状时,可用中药治疗消肿利尿,滋补脾肾,具有一定的疗效。

消肿利尿的中药有哪些

1、泽泻。泽泻具有利水浸湿、散热的效果,主要用于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浮肿、痰喝眩晕等症状。但是,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服用不当,肝脏和肾脏容易中毒,需要适量服用。

2、玉米须。玉米必须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效果,可用于水肿、小便淋浴、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症状。

3、薏苡仁。薏仁具有健脾渗湿、益胃止泻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水肿腹泻、小便不利的治疗。

4、白茅根。白茅根可以起到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吐尿、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烦渴、咳嗽等疾病。

5、黄芪。生用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效果,适用于盗汗、血瘫、浮肿等症状。蜜炙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相关标签: 中药 消肿

相关阅读

  • 包皮系带发炎会导致尿道口发炎么
    包皮系带发炎会导致尿道口发炎么
    包皮系带发炎可能会引起尿道口发炎。包皮系带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局部卫生不良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炎症可能蔓延至邻近的尿道口。包皮系带与尿道口位置相邻,当包皮系带因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疼痛时,病原体可能通 ...
    11-18
  • 拔尿管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拔尿管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可通过调整体位、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区、药物干预、导尿等方式缓解。排尿困难可能与尿道水肿、膀胱收缩无力、泌尿系统感染、心理因素、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1、调整体位采取坐位或蹲位排尿有助 ...
    11-18
  • 尿道口刺痛是什么原因
    尿道口刺痛是什么原因
    尿道口刺痛可能与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外阴阴道炎、过敏反应等原因有关。尿道口刺痛通常由感染、炎症、结石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1、 ...
    11-18
  • 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是什么
    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是什么
    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主要有排尿疼痛、血尿、尿频尿急、腰部或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泌尿系统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绞痛、排尿困难、尿液浑浊等症状 ...
    11-18
  • 儿童突然尿频怎么回事
    儿童突然尿频怎么回事
    儿童突然尿频可能由饮水量增加、精神紧张、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1、饮水量增加天气炎热或运动后大量饮水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家长需观 ...
    11-18
  • 血尿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尿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疾病、肿瘤、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
    11-18
  • 神经性尿频能自愈吗
    神经性尿频能自愈吗
    神经性尿频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干预治疗。神经性尿频可能与心理压力、膀胱敏感度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尿意频繁但尿量少、无排尿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通过减轻心理压力、调整生活习 ...
    11-18
  • 结石卡在尿道口出不来怎么办
    结石卡在尿道口出不来怎么办
    结石卡在尿道口出不来可通过多喝水、适度运动、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尿道结石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1、多喝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尿 ...
    11-18
  • 男宝宝尿道口红怎么办
    男宝宝尿道口红怎么办
    男宝宝尿道口红可通过温水清洁、更换透气尿布、涂抹护臀膏、使用抗生素软膏、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尿道口红可能由尿布疹、局部感染、过敏反应、尿道炎、包皮炎等原因引起。1、温水清洁使用37-40℃温水轻柔冲洗尿道口 ...
    11-18
  • 阴茎突然硬不起来是什么原因
    阴茎突然硬不起来是什么原因
    阴茎突然硬不起来可能与心理因素、血管性因素、神经性因素、内分泌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有关。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勃起不坚、勃起时间短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1、心理因素焦虑、 ...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