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刺一般是指膝关节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膝盖骨刺可能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炎症刺激、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

减轻体重可减少膝关节负荷,建议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蹲跪、爬楼梯等加重关节磨损的动作,日常可佩戴护膝提供支撑。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红外线照射能促进组织修复,每次治疗20-30分钟。中医针灸选取犊鼻、阳陵泉等穴位,配合艾灸可温经通络。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通常每周1次连续5周。
塞来昔布胶囊属于COX-2抑制剂,能针对性抑制炎症介质生成。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基质合成,改善关节功能。双醋瑞因胶囊通过抑制白介素-1减轻软骨降解,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局部外敷。

关节镜清理术通过微创方式去除游离体和增生滑膜,创口仅5-10毫米。胫骨高位截骨术适用于伴力线异常的年轻患者,能重新分配关节压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用于终末期病变,采用钴铬合金假体可维持15-20年使用寿命。
直腿抬高练习可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每组15次每日3组。靠墙静蹲训练维持30-60秒,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水中步行利用浮力减轻负重,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使用平衡垫进行本体感觉训练,每次10分钟逐步增加难度。

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需避免寒冷刺激,冬季可佩戴保暖护膝。选择软底鞋减少行走冲击,鞋跟高度不超过3厘米。控制每日总活动量,采用坐便器如厕减轻蹲起负担。定期复查X线观察病情进展,若出现夜间静息痛或关节畸形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