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骨质增生可能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调整日常活动方式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爬楼梯、提重物等动作。超重者需控制体重,通过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减轻关节压力。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西蓝花,帮助维持骨骼健康。
热敷或冷敷可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粘连。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关节功能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延缓病情进展。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关节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延缓软骨退化。严重者可能需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

针灸选取阿是穴、阳陵泉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手法可松解局部肌肉痉挛。中药熏洗常用红花、伸筋草等药材活血化瘀,内服方剂多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能需关节镜清理术去除游离体,晚期病例或需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手术存在感染、假体松动等风险,须由骨科医生评估适应证。

骨质增生患者应避免关节受凉,睡眠时使用护具减少夜间疼痛。定期复查X线观察病情变化,急性发作期减少活动量。长期管理需结合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保持关节适度活动度。出现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