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新辅助化疗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适用于局部晚期或手术难度较大的肿瘤患者。新辅助化疗主要通过紫杉醇类、铂类、氟尿嘧啶等药物组合缩小肿瘤体积,为后续手术或放疗创造条件。

新辅助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中的应用需严格评估肿瘤分期和患者耐受性。对于局部晚期但尚未远处转移的鳞状细胞癌,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及氟尿嘧啶注射液的TPF方案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部分患者经2-4周期治疗后,肿瘤边界清晰度改善,手术切除范围可能缩小。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影像学评估通常在2周期后进行,若肿瘤缩小不足或进展,需转为根治性放疗或靶向治疗。

新辅助化疗对HPV相关口咽癌的敏感性较高,但并非所有病理类型均适用。腺样囊性癌等低度恶性肿瘤对新辅助化疗反应较差,直接手术仍是首选。对于侵犯颅底或颈动脉的晚期病例,新辅助化疗可能增加肿瘤可切除性,但需警惕化疗后纤维化导致的手术难度上升。治疗前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分子分型,避免对化疗不敏感患者延误手术时机。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优先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乳清蛋白粉冲剂,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黏膜。治疗前后需进行牙科评估预防放射性龋齿,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有助于缓解口腔溃疡。建议患者在肿瘤内科、头颈外科、营养科多学科团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