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质增生酸胀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症状较轻时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缓解、姿势调整、颈部锻炼、中医理疗等方式改善。

热敷或冷敷可缓解局部酸胀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每次10分钟。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仪器能减轻炎症反应,需在专业机构操作。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短期使用,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适用于伴随肌肉痉挛的情况。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但需严格遵医嘱。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保持视线与屏幕平齐。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维持颈椎自然曲度。办公时每30分钟活动颈部,减少椎间盘压力。

米字操通过前后左右缓慢点头活动颈椎关节。弹力带抗阻训练可增强颈深部肌肉力量。游泳特别是蛙泳能全面锻炼颈部肌群,每周3次为宜。
针灸取风池、肩井等穴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推拿手法需避开骨赘突出部位,以放松肌肉为主。中药熏蒸使用桂枝、红花等药材促进代谢,每周2-3次。

日常需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睡眠时选择记忆棉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饮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避免突然转头或提重物等动作,乘车时使用颈枕保护。若出现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神经压迫症状,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使用升降办公桌,交替站立与坐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