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炎检查的项目主要有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液检查、基因检测等。脊椎炎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检查脊柱活动度、压痛部位及范围。通过前屈、后伸、侧弯等动作评估脊柱功能受限程度,可能伴随晨僵、夜间痛等症状。体格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检测,类风湿因子、HLA-B27基因筛查等免疫学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炎症指标升高提示疾病活动期。血液检查可辅助鉴别感染性、免疫性等不同类型脊椎炎。
X线可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化、脊柱竹节样改变等特征;CT能清晰观察骨侵蚀和关节面硬化;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滑膜炎症敏感度高。影像学检查能明确骨质破坏程度,监测病情进展。
通过穿刺获取关节液进行理化分析,检测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结晶等。化脓性脊椎炎关节液呈脓性,痛风性脊椎炎可见尿酸盐结晶。该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结晶性关节炎等继发性脊椎炎。
对于疑似遗传性脊椎炎如强直性脊柱炎,可进行HLA-B27及其他易感基因检测。基因检测不作为独立诊断依据,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对家族遗传风险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脊椎炎患者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卧姿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急性期应减少脊柱负重活动,缓解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变化,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