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严重后可能通过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等方式扩散。转移途径主要有邻近器官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肺部转移、腹膜种植转移。

结肠癌晚期可能突破肠壁全层,直接浸润至膀胱、子宫、前列腺等盆腔器官。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阴道异常出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肠镜、CT或MRI检查,治疗需联合外科手术切除受累器官。
癌细胞可沿肠系膜淋巴管网转移至结肠旁、中间及中央组淋巴结。体检可能触及腹部包块,CT可见淋巴结肿大。根治术需清扫相应淋巴引流区,术后辅助化疗常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方案。
门静脉系统引流使肝脏成为最常见血行转移靶器官。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钝痛、黄疸、腹水,增强CT显示肝内低密度灶。根据转移灶数量可选择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或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化疗。

癌细胞经体循环可转移至双肺,胸部CT可见多发结节影。早期常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局限转移可考虑肺楔形切除术,广泛转移可采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
癌细胞脱落至腹腔可形成腹膜广泛种植,表现为腹水、肠梗阻。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改善预后,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晚期可考虑安罗替尼胶囊靶向治疗。

结肠癌转移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配合适量有氧运动维持体能。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复查,出现腹痛加剧、体重骤降等异常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避免剧烈体位变动,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多学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