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痔核脱落后可通过温水坐浴、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方式处理。内痔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减轻水肿疼痛。可配合使用高锰酸钾外用片配制成1:5000溶液,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坐浴后需保持肛周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对于早期脱出痔核,洗净双手后涂抹凡士林,用纱布包裹痔核缓慢推回肛内。复位后需卧床休息1小时防止再次脱出。若痔核水肿严重或发生嵌顿,禁止强行复位,应及时就医。
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等外用药物。其中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形成保护膜隔离刺激,痔疮膏含麝香可活血消肿。口服地奥司明片可改善静脉回流。

适用于Ⅰ-Ⅱ度内痔,将聚桂醇注射液注入痔核基底部黏膜下层,使血管纤维化萎缩。治疗后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2-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防止直肠穿孔。
通过套扎器将特制胶圈套在痔核根部,阻断血供使痔核坏死脱落。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观察排便情况。禁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套扎后需配合使用痔疮栓预防感染。

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活动5分钟。便后清洁使用柔软湿厕纸,穿宽松棉质内裤。若脱出痔核无法回纳或持续出血,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