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脂肪肝的危害主要有肝功能损害、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升高、肝硬化发展可能、肝癌潜在风险等。

脂肪肝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功能。轻度脂肪肝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肝功能持续受损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此时需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引发或加重2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常伴随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等代谢问题,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有助于缓解代谢异常,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调节代谢。
脂肪肝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肝脏脂肪堆积会影响脂蛋白代谢,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长期脂肪肝可能间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必要时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进行干预。

长期未控制的脂肪性肝炎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硬化阶段会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已经出现肝纤维化的患者,需严格戒酒并遵医嘱使用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
脂肪肝相关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从脂肪肝到肝癌通常经历脂肪变性-肝炎-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演变过程。高危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早期发现的可使用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上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完全戒酒并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建议通过科学减重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但需避免短期内体重骤降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