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危害主要有诱发代谢综合征、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引发肝癌、影响其他器官功能。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患者常伴随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肝脏脂肪堆积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进一步加剧代谢紊乱。这类患者需通过控制体重、限制精制碳水摄入等方式改善代谢状态。
肝脏脂肪变性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胰腺被迫分泌更多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长期胰岛素抵抗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有氧运动和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脂肪肝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显著增高,这与肝脏释放的炎症因子和异常脂蛋白有关。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冠脉供血不足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

长期脂肪浸润会激活肝星状细胞,促使胶原沉积形成纤维间隔。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蜘蛛痣等表现,进展至肝硬化时会出现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飞蓟宾胶囊进行保肝治疗。
脂肪肝相关肝癌通常经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进过程。患者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可出现消瘦、肝区肿块等表现。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
脂肪肝可能通过肠肝轴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与慢性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相关。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白天嗜睡等跨系统症状。需要多学科协作管理,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膳食纤维。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低糖低脂的饮食模式,每日保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避免使用伤肝药物。合并肥胖者建议将体重控制在BMI24以下,饮酒者需严格戒酒。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