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这些项目可评估肝脏合成、代谢及解毒功能,常见于体检或肝病筛查。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数值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损伤。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轻度升高时可通过休息和调整饮食改善,明显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脏和心肌细胞,其水平异常需区分肝源性或心源性因素。长期饮酒、肝硬化等可能导致该指标上升,需配合超声或CT进一步诊断。
总胆红素反映胆汁代谢情况,包含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数值增高可能由胆道梗阻、溶血性疾病或遗传性黄疸引起,伴随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直接胆红素升高多与胆管阻塞相关,如胆结石、胆管肿瘤等疾病。需结合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内镜或影像学检查。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水平降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白蛋白减少伴水肿,需通过高蛋白饮食结合药物治疗改善。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饮食,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若结果异常,建议在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医生指导下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弹性检测等进一步评估。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肝脏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