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初期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等。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早期症状常与普通胃肠疾病相似,容易忽视。

乏力是乙型肝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精神不振,即使充分休息后也无法缓解。这种乏力感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有关,肝脏无法正常分解代谢产物,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伴有轻微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此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
食欲明显下降是乙型肝炎早期典型表现,患者对油腻食物尤为反感。这与肝脏胆汁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闻到食物气味就感到恶心的现象。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避免空腹。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早期乙型肝炎患者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恶心感,尤其在进食后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一般不含有胆汁。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尝试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呕吐频繁或伴有发热,需警惕病情加重。

乙型肝炎初期患者常主诉上腹部胀满感,尤其在餐后明显。这与肝脏肿大压迫胃肠道以及胆汁分泌不足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或排气增多。建议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餐后适当散步促进胃肠蠕动。如腹胀持续不缓解,可能提示肝功能损害加重。
约半数患者在疾病初期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或不适感,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在劳累或按压时加重。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受到牵拉所致。疼痛一般不会放射至其他部位。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局部热敷缓解不适。如疼痛突然加剧或转为锐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急腹症。

乙型肝炎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胃肠炎。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时,及时到医院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进行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肝脏修复。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定期复查,避免病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