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通常说明体内缺乏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乙肝疫苗接种或感染康复后产生的免疫标志物,阴性结果可能提示未接种疫苗、接种后未产生免疫应答或既往感染未清除病毒。
未接种乙肝疫苗是导致抗体阴性的常见原因。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后,儿童群体阳性率显著提升,但部分成年人可能因漏种而缺乏抗体。抗体水平随时间自然衰减也是重要因素,接种疫苗后5-10年约有部分人群抗体滴度会降至阴性范围。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接种后难以产生有效抗体。少数人存在乙肝疫苗无应答现象,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既往乙肝病毒感染未彻底清除时,表面抗原与抗体可能同时阴性,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建议抗体阴性者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抗体水平。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若存在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暴露风险,需完善乙肝五项定量和HBV-DNA检测。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疫苗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