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甲型肝炎的关键是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接种甲肝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等。
甲肝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最有效的方式,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我国已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建议1周岁以上儿童及未接种过的成人完成两剂次接种。前往甲肝流行地区的旅行者、餐饮从业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应提前接种。
避免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贝类水产品,生食瓜果蔬菜需用净水反复冲洗。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不饮用生水或来源不明的水。食物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甲肝病毒可在水体中存活较长时间,接触被粪便污染的河流、湖泊等水源后需彻底清洁。洪水过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消毒,游泳时避免呛水。野外作业或旅行时尽量使用瓶装水。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照顾甲肝患者后需严格消毒。不与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个人物品。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配备足量洗手设施,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慢性肝病患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等高风险群体应定期检测甲肝抗体。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要做好标准防护。发现甲肝病例要及时报告并做好疫点处理。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饮食方面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加重肝脏负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医疗机构对甲肝患者要落实消化道隔离措施,患者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