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能引起贫血、压迫症状、不孕、肌瘤变性、流产等并发症。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感等表现。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长期失血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贫血程度较轻时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如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贫血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增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压迫输尿管造成肾积水。压迫症状通常与肌瘤大小和位置有关,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时更易出现。轻度压迫可通过体位调整缓解,严重压迫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影响受精卵着床,或阻塞输卵管开口妨碍精子与卵子结合。黏膜下肌瘤对生育能力影响较大,肌壁间肌瘤次之,浆膜下肌瘤影响相对较小。备孕女性若合并子宫肌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评估肌瘤位置和大小,必要时先行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可能发生红色变性、玻璃样变或肉瘤样变。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表现为突发下腹痛伴发热。玻璃样变是较常见的退行性改变,通常无明显症状。肉瘤样变概率极低但属恶性病变,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怀疑肌瘤变性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子宫肌瘤可能增加自然流产风险,特别是黏膜下肌瘤或体积较大的肌壁间肌瘤。肌瘤可能影响胎盘血供或占据宫腔空间导致胚胎发育受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应加强产检,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时立即就医。多数情况下可继续妊娠,但需密切监测肌瘤变化。

子宫肌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每3-6个月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变化,出现月经异常、腹痛或压迫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绝经后肌瘤通常逐渐萎缩,但仍需定期随访排除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