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腹部包块、压迫症状、疼痛、不孕或流产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临床症状与肌瘤位置、大小及数量密切相关。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严重时可引发贫血。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向宫腔突起时,容易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不规则阴道流血。长期月经过多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
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在腹部触及质硬、无压痛的包块,尤其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肌瘤生长过快或体积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时,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包块位置多位于下腹正中或偏一侧,活动度差,需与卵巢肿瘤鉴别。
前壁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后壁肌瘤可能压迫直肠引起便秘或里急后重。阔韧带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压迫症状多出现在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严重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排便障碍。

子宫肌瘤通常无疼痛,但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红色变性时可引发急性下腹痛。黏膜下肌瘤娩出时可能引起阵发性宫缩样疼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时,可能出现慢性盆腔痛或性交痛。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影响胚胎发育,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肌瘤压迫输卵管开口可能妨碍精子与卵子结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能增加胎位异常、胎盘早剥等风险。

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限制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异常出血、疼痛加剧或压迫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严重程度,医生可能建议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