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诊断要点主要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月经异常、下腹坠胀等症状。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通过腹部超声或阴道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便,能够区分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对于肌瘤的初步筛查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肌瘤的血流情况,帮助判断肌瘤的生长活性。
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度,准确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磁共振成像特别适用于复杂病例,如多发性肌瘤、特殊部位肌瘤或需要与其他盆腔肿瘤鉴别的患者。磁共振成像还可以评估肌瘤的组织特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特别适用于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宫腔镜检查能够明确肌瘤是否突向宫腔及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同时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或治疗。宫腔镜检查属于微创操作,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腹腔镜检查适用于浆膜下肌瘤或特殊部位肌瘤的诊断,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器官并评估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腹腔镜检查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可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手术。腹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要麻醉和手术室条件。
诊断性刮宫主要用于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特别是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或恶变。诊断性刮宫对子宫肌瘤本身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肌瘤的变化情况。若出现月经异常、腹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