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通过观察月经变化、触摸腹部肿块、监测排尿异常、记录盆腔压迫感、留意贫血症状等方式自我检查。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无明显症状,但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等表现。
月经量突然增多或经期延长超过7天可能是子宫肌瘤的早期信号。黏膜下肌瘤容易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表现为经血中带有血块,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建议记录每次月经的起止时间、出血量及伴随症状,若连续3个月出现异常需就医。
平躺屈膝时用指尖按压下腹部,若触及硬质、可移动的包块需警惕肌壁间肌瘤。较大肌瘤可能在膀胱排空后仍可触及,肿块通常无压痛感,生长速度缓慢。注意不要与便秘导致的肠管膨隆混淆,晨起空腹时检查准确性更高。
突发的尿频尿急可能提示子宫前壁肌瘤压迫膀胱。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引起排尿不畅、夜尿增多甚至尿潴留。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和尿量变化,排除饮水增多等生理因素后,应考虑盆腔超声检查。
持续的下腹坠胀或腰骶部酸痛可能是肌瘤增大压迫盆腔神经所致。久坐后加重的压迫感、性交疼痛等都值得关注。这类症状易与慢性盆腔炎混淆,可通过改变体位是否缓解进行初步判断。
长期经量过多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贫血表现。观察指甲是否变脆、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等症状,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低于110g/L即可确诊。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同时排查是否由肌瘤引起的慢性失血。
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40岁以上女性可缩短至每半年一次。保持均衡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短期内腹部明显膨隆时,应立即就诊排除恶性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