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患者需注意避免鼻腔刺激、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习惯及警惕并发症。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增生,可能引起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
减少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防止黏膜损伤加重水肿。室内保持湿度在40%-60%,干燥环境易诱发鼻腔不适。吸烟者需严格戒烟,烟雾会刺激黏膜增生。
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要莫西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
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鼻腔冲洗,通常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内镜复查。保守治疗者每3-6个月评估息肉大小变化,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改变需立即就诊。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监测生长发育影响。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过度疲劳可能降低免疫力。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游泳时使用鼻夹防止脏水进入鼻腔,感冒后及时治疗防止诱发鼻窦炎。
长期鼻塞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需监测夜间血氧。息肉增大可能压迫泪道引发溢泪,或阻塞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哮喘患者需警惕阿司匹林三联征,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鼻息肉患者日常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冬季外出前涂抹凡士林保护鼻前庭。选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引发鼻出血。若出现黄绿色脓涕、面部胀痛等鼻窦炎症状,或视力改变、持续头痛等严重表现,须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鼻腔护理方案,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