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不适,但通常不会对免疫功能造成显著影响。扁桃体切除术的常见影响主要有术后出血、感染风险、短期饮食限制、嗓音变化、代偿性免疫适应。
术后24小时内可能发生原发性出血,与手术创面渗血有关。术后5-10天可能出现继发性出血,多因伪膜脱落导致。出血量较少时可表现为唾液带血丝,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处理。医生可能采用电凝止血或缝合止血,术后需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擤鼻。
术后1周内创面暴露易引发细菌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加重、颈部淋巴结肿大。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食后建议用生理盐水漱口。
术后2-3天需进食冷流质食物如冰激凌、冷藏酸奶,避免热食刺激创面。3-7天可过渡至温凉软食如蒸蛋羹、米糊,禁止食用坚硬、辛辣或酸性食物。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伪膜形成,每日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
约三成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嗓音改变,表现为声音嘶哑或共鸣减弱,与咽腔结构改变有关。多数患者在2-4周内逐渐恢复,可通过发声训练改善。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鼻腔返流现象,通常在数月内自行缓解。
虽然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但咽淋巴环其他组织会代偿其功能。术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通常在3-6个月恢复正常。研究显示儿童术后呼吸道感染概率可能暂时性增加,但长期免疫功能与常人无异。定期接种疫苗可帮助维持免疫防御。
术后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创面。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恢复期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复诊。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但需避免过硬营养补充剂划伤咽喉。术后1个月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多数患者3-4周后可完全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