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肿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耳道异物、耳部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取出等方式治疗。
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肿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擤鼻。
耳部外伤可能与外力撞击、锐器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症状。轻微外伤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严重外伤需及时就医清创缝合。恢复期间避免耳部接触水,防止感染。
耳道异物可能与昆虫进入、小物体误入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部异物感、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较小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较大或尖锐异物需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切勿自行掏挖,以免损伤耳道。
耳部疱疹可能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部簇集水疱、剧烈疼痛、面瘫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发病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抓挠。
耳朵里肿痛患者应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处理。日常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进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肿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睡眠时可抬高头部减轻耳部充血,避免压迫患侧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