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症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扁桃体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缓解扁桃体炎症症状,避免过度用嗓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每日饮用温盐水漱口可减轻咽喉肿胀,建议使用4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重复进行5-6次。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能降低黏膜刺激,必要时可使用加湿器。发病期间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蒸蛋等温热食物,避免辛辣或过硬食物刺激发炎组织。
颈部冷敷能缓解扁桃体区域疼痛肿胀,将冰袋包裹毛巾后外敷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超声雾化吸入适合儿童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处方的雾化药物,每日1-2次可改善局部充血。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医生可能建议激光理疗,通过低强度激光照射减轻淋巴组织增生。
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或奥司他韦胶囊。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通常需配合对症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病毒性感染具有自限性,完整疗程通常持续5-7天,症状缓解后不可擅自停药。
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等抗生素。用药前应进行咽拭子培养确定致病菌,链球菌感染疗程需达10天以防风湿热并发症。抗生素使用可能引发腹泻或皮疹,可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期间禁止饮酒,避免降低药效或加重肝脏负担。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时,医生可能建议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期约2周。传统剥离术适用于扁桃体周围脓肿病例,需住院观察3-5天。术后24小时内需禁食,随后逐步过渡到冷流质饮食,避免剧烈咳嗽导致创面出血。
扁桃体炎症恢复期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优先选择室温的蜂蜜水或菊花茶。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进食后及时漱口。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受凉的活动。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关节疼痛需及时复诊。长期吸烟患者应制定戒烟计划,减少烟草烟雾对呼吸道的持续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