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两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由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引起,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多与尘螨、宠物皮屑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有关。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常在特定季节发作,春季和秋季是高发期。患者接触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后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这类鼻炎与环境中的植物生长周期密切相关,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治疗上可采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建议在过敏季节减少户外活动。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症状可持续全年,主要过敏原包括室内尘螨、动物皮屑、蟑螂排泄物等。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鼻塞、鼻痒,可能伴有嗅觉减退。这类鼻炎与环境中的常年性过敏原暴露有关,症状波动较小。治疗可选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同时需做好家居环境清洁,减少过敏原接触。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针对性治疗。长期未经控制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