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过敏性鼻炎晚上鼻塞打喷嚏怎么办

发布者:淡淡流年 时间:2024-1-3 18:44

如果出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夜间时可能会因为体位改变而加重症状。此时建议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不适。

1、一般治疗:对于此类人群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变应原,并注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以及动物皮毛等容易引起自身病情发作的因素。同时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粉尘和刺激物对鼻腔黏膜造成的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若上述措施效果不佳,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改善,如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能够起到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也可以遵医嘱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辅助治疗,比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或者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可以有效控制局部炎症反应,进而达到止痒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搭配中成药一起服用,例如通窍鼻炎颗粒或者是苍耳子鼻炎滴丸等,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

除以上常见治疗方法以外,还可在专业医师操作下采取针灸疗法来帮助调理身体,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与抵抗力,使病症得到较好的缓解。另外平时也要多喝温开水,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质,预防感冒的发生。

相关标签: 鼻炎 过敏性鼻炎

相关阅读

  • 为什么孩子的鼻子总是耸立着呢?
    为什么孩子的鼻子总是耸立着呢?
    孩子鼻子耸立可能与鼻腔不适、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或习惯性动作有关。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1、鼻腔不适干燥空气或轻微感染可能导致鼻腔瘙痒,孩子通过耸鼻缓解不适。可保持室内湿 ...
    09-23
  • 中耳炎流黄水的原因
    中耳炎流黄水的原因
    中耳炎流黄水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穿孔、外耳道炎等因素有关。中耳炎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流黄水通常是脓性分泌物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引起中耳炎 ...
    09-23
  • 过敏性鼻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过敏性鼻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过敏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原暴露、感染因素等原因引起。1、遗传因素: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过敏性鼻炎时,子女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 ...
    09-23
  • 鼻血管瘤出血怎么治疗好
    鼻血管瘤出血怎么治疗好
    鼻血管瘤出血可通过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电凝术、手术切除、介入栓塞等方式治疗。鼻血管瘤出血通常由血管畸形、外伤、感染、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治疗方法, ...
    09-23
  • 睡觉的时候喉咙痒咳嗽怎么回事
    睡觉的时候喉咙痒咳嗽怎么回事
    睡觉时喉咙痒咳嗽可能与室内干燥、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1、室内干燥夜间睡眠时长时间张口呼吸或空调房内空气湿度 ...
    09-23
  • 耳膜穿孔该怎么办?
    耳膜穿孔该怎么办?
    耳膜穿孔可通过保守观察、药物治疗、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耳膜穿孔通常由外伤、感染、气压伤、噪音损伤、医源性操作等原因引起。1、保守观察小型穿孔且无感染时可能自愈。保持耳道干燥,避 ...
    09-23
  • 鼻子里疼为什么有黄痂
    鼻子里疼为什么有黄痂
    鼻中疼痛有黄痂可能是急性鼻炎,人体鼻受病原体感染引起鼻粘膜充血水肿,患者出现脓包、痂、鼻分泌物增多、鼻腔感和血统等症状。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通过静脉输液抗生素药物或用头孢菌素药物进行治疗,改 ...
    09-23
  • 如何使鼻子尖起来
    如何使鼻子尖起来
    使鼻子尖起来可通过按摩塑形、注射填充、线雕提升、假体隆鼻、软骨移植等方式实现。鼻部形态通常由遗传因素、外伤、衰老、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按摩塑形通过指腹按压鼻梁及鼻翼软骨,配合精油辅助,可能帮助 ...
    09-23
  • 橘子的种子卡在喉咙里怎么办?
    橘子的种子卡在喉咙里怎么办?
    橘子种子卡在喉咙里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咳嗽排出、喉镜取出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误吞异物、进食过快、儿童嬉闹等原因引起。1、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或儿童。施救者站于患者背后,双手环抱其 ...
    09-23
  • 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扁桃体肥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扁桃体肥大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也就是说自从母体诞生以来,就已经开始肥大了,这种先天性扁桃体肥大基本上是不能用药物消除的,只能慢慢的缓解症状,还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 ...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