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清洁乳房可使用温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不正确的哺乳方法主要有哺乳姿势不当、过度清洁乳头、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刻意排空残余乳汁、未及时处理乳头皲裂。

哺乳期清洁乳房建议每日1-2次用37-40℃温水沾湿棉柔巾,沿乳晕向乳头方向单向擦拭。清洁时避开碱性肥皂或含香精的沐浴露,这些成分可能破坏乳头皮肤天然油脂层,导致干燥皲裂。若乳汁残留结痂,可先用橄榄油软化后再清理。
摇篮式、侧卧式等正确姿势应使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若仅含乳头会导致吮吸效率低下,可能引发乳汁淤积或乳头皲裂。错误姿势还包括母亲身体前倾压迫乳房,或婴儿头部过度后仰影响吞咽。
频繁使用消毒湿巾或抗菌洗剂会破坏乳晕蒙哥马利腺体分泌的天然抑菌物质。每日清洁超过3次可能造成乳头皮肤屏障受损,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哺乳前无须特殊消毒,正常菌群有助于婴儿肠道微生态建立。

含乙醇的清洁产品会加速乳头皮肤角质层脱水,导致疼痛性裂纹。长期使用可能抑制有益菌群,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概率。如需消毒可选择纯水型或含乳酸的低敏湿巾。
非胀奶状态下刻意排空会刺激泌乳素过量分泌,反而加重乳腺负担。乳汁分泌遵循供需平衡原则,婴儿吸吮量不足时,适量冷敷缓解胀痛即可,无须完全排空。
乳头出现放射状裂伤时继续哺乳可能引发乳腺炎。应暂停患侧哺乳,涂抹羊毛脂乳头修护霜促进愈合,可用吸奶器维持泌乳。严重皲裂需就医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哺乳期间建议穿着纯棉透气哺乳内衣,避免钢圈压迫乳腺管。每次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形成保护膜,日常摄入足量维生素E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皮肤修复。发现乳房红肿热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乳腺炎可能。哺乳前后无须特殊消毒,保持手部常规清洁即可,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干扰母婴菌群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