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妇产科 产科

子宫破裂大出血后果

发布者:日暮岁月长 时间:2025-10-20 16:20

子宫破裂大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子宫破裂是产科急症,常见于瘢痕子宫、产程异常或外伤等情况,需立即手术止血并纠正休克。

子宫破裂后大量血液短时间内流失,血管内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机体代偿机制启动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早期症状。随着出血持续,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会导致脑缺氧出现意识模糊,肾脏缺血引发少尿或无尿,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未及时干预可进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广泛微血栓形成消耗凝血因子,继而出现皮肤瘀斑、针眼渗血等出血倾向。

子宫破裂合并胎盘早剥时,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显著。血液经输卵管倒流至腹腔可能刺激膈肌引发肩部放射痛,腹腔积血超过500毫升即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部分患者因失血过快,代偿期症状不明显直接进入失代偿期,表现为血压骤降、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等危象。罕见情况下,破裂口累及膀胱或直肠会导致血尿或便血。

建议孕妇规范产检,瘢痕子宫者孕晚期避免腹部受压,出现突发性剧烈腹痛伴阴道流血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医疗机构应备足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血制品,紧急剖腹探查时优先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术后需重症监护,监测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尿量,预防急性肾损伤和感染。

相关标签: 子宫 出血

相关阅读

  • 流产可以用医疗保险吗
    流产可以用医疗保险吗
    流产手术费用一般可以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具体报销比例和条件需根据当地医保政策及参保类型确定。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通常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流产手术纳入报销范围,包括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手 ...
    10-25
  • 三个月内流产的原因
    三个月内流产的原因
    三个月内流产的原因主要有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子宫结构异常、感染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早期流产多与胚胎自身发育问题相关,中晚期流产则更可能涉及母体因素。1、胚胎染色体异常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 ...
    10-25
  • 怀孕36天流产后的注意事项
    怀孕36天流产后的注意事项
    怀孕36天流产后需要注意休息、预防感染、观察出血情况、调整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流产可能是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复查。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10-25
  • 怀孕四个月可以流产吗
    怀孕四个月可以流产吗
    怀孕四个月通常可以进行流产,但需通过引产手术终止妊娠。此时胎儿已发育成型,药物流产不再适用,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怀孕四个月属于中期妊娠,此时胎盘形成、子宫增大,流产风险较早期显著增 ...
    10-25
  • 流产的选择是什么时候
    流产的选择是什么时候
    流产的选择时间通常根据妊娠周数决定,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手术流产适用于妊娠6-10周,超过10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药物流产通过服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适用于孕囊较小且无禁忌 ...
    10-25
  • 流产20次也能生孩子吗
    流产20次也能生孩子吗
    流产20次后仍有可能生育,但成功概率显著降低且妊娠风险极高。多次流产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等问题,增加不孕或再次流产的概率。流产次数与生育能力下降呈正相关。1-2次人工流产对生育功能 ...
    10-25
  • 怀孕四个月能流产吗
    怀孕四个月能流产吗
    怀孕四个月通常可以流产,但需通过医疗干预终止妊娠。此时胎儿已发育成型,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引产手术,不可自行用药或采取非正规手段。怀孕四个月属于中期妊娠,胎儿器官基本发育完成,胎盘功能 ...
    10-25
  • 怀孕20周流产有什么办法
    怀孕20周流产有什么办法
    怀孕20周,胎儿已成型,属于中期妊娠。如果确定不要这个胎儿,就需要办理住院手续,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和羊膜腔注射药物,进行分娩手术治疗。胎儿排出后的3~5天,最多不超过1周,需要超声波检查宫腔是否有残留组 ...
    10-25
  • 流产如何选择流产方式
    流产如何选择流产方式
    流产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妊娠周期、孕妇健康状况及个人需求综合评估,主要有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引产等方式。1、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无需手术操 ...
    10-25
  • 月亮上脚凉的补救措施是什么
    月亮上脚凉的补救措施是什么
    月亮上脚凉可能与血液循环不良、末梢神经敏感、环境温度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穿戴保暖、适度运动、调整饮食、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1、热敷按摩每日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配合揉搓涌泉穴、太溪穴等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