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可通过正确含接姿势、按需哺乳、排空乳房、保持饮食均衡、观察婴儿反应等方式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生长发育,建议母亲在哺乳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并定期体检。

哺乳时婴儿应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下颌贴紧乳房,鼻尖与乳房留有空隙避免窒息。母亲可采取摇篮式、侧卧式等体位,用枕头支撑背部减少疲劳。若出现乳头皲裂,哺乳后可涂抹少量乳汁或医用羊毛脂软膏保护。
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12次,间隔2-3小时,无需严格定时。通过观察婴儿觅食动作、吸吮手指等信号及时喂养。哺乳时长单侧15-20分钟为宜,确保婴儿摄入前后奶的营养成分。哺乳后竖抱拍嗝10分钟可减少吐奶。
每次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或手动排空残余乳汁,预防乳腺管堵塞。若发现乳房硬块,可温敷后轻柔按摩并向乳头方向推挤。乳汁分泌不足时可增加哺乳频率,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通草颗粒或生乳汁口服液等中成药辅助。
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千卡热量,多食用鲫鱼豆腐汤、猪蹄花生等优质蛋白食物。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限制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饮品。避免进食大蒜、韭菜等可能改变乳汁味道的刺激性食物。
通过每日6-8次小便、规律体重增长判断摄入是否充足。若出现拒奶、皮疹、腹泻等症状,可能对母亲饮食中牛奶、鸡蛋等过敏。哺乳期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需用药时应咨询医生选择L1级安全药物。
哺乳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哺乳内衣,避免压迫乳腺。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可与家人分担育儿事务。出现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等乳腺炎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婴儿身高体重监测和母亲产后复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