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休息、调整饮食、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产妇感冒通常由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受凉、疲劳、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产妇感冒时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建议每日饮用温水2000毫升以上,可分次少量饮用。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哺乳期产妇需额外增加水分摄入以维持乳汁分泌。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建议每日卧床休息8-10小时。哺乳间隙可采取半卧位休息,使用孕妇枕减轻腰部压力。休息环境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清炖鸡汤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哺乳期需注意某些食物可能引起婴儿过敏。

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也可用退热贴敷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温度骤降引起不适。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发热头痛,或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服药期间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哺乳。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脓性痰液需及时就医。

产妇感冒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哺乳前清洁双手并佩戴口罩,避免亲吻婴儿面部。注意观察恶露变化,如出现异常出血或感冒症状加重持续3天未缓解,应立即前往产科或呼吸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进行产褥操等轻度活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