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男科 男性不育

引起女性不孕的五个原因

发布者:小婷呀 时间:2013-6-24 00:59

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两年未受孕者。而阻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这里主要讲女性不孕因素,女性不孕因素常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

(1)排卵障碍:占25%。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持续不排卵,主要原因有: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包括下丘脑性无排卵、垂体功能障碍引起无排卵。②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性肿瘤、卵巢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③肾上腺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也能影响功能导致不排卵。

(2)输卵管因素: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慢性输卵管炎(淋球菌、结核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粘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此外,输卵管发育不全(如纤毛运动及管壁蠕动功能丧失等)、盆腔粘连也可导致不孕。

(3)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内膜结核、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均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4)宫颈因素:宫颈黏液功能异常、宫颈炎症及宫颈免疫学功能异常,影响精子通过,均可造成不孕。

(5)阴道因素:外阴阴道发育异常、外阴阴道炎症以及外阴阴道瘢痕均可造成不孕。

相关标签: 致病因素 男性不育

相关阅读

  • 女性性欲低下这些食谱能调理
    女性性欲低下这些食谱能调理
    女性性欲低下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建议多摄入富含锌、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牡蛎、坚果和全谷物。性欲低下的原因可能包括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或营养缺乏,通过饮食调理可以逐步恢复性欲。1.牡蛎富含锌 ...
    05-01
  • 得腮腺炎无精症的几率大吗
    得腮腺炎无精症的几率大吗
    得腮腺炎后发展为无精症的几率较低,但并非不可能,主要与腮腺炎病毒对睾丸的侵袭有关。腮腺炎病毒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睾丸,引发睾丸炎,进而影响精子生成,严重时可能导致无精症。治疗上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抗病毒治 ...
    05-01
  • 身材矮小会导致阴道短小吗
    身材矮小会导致阴道短小吗
    身材矮小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阴道短小,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阴道长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和个体发育决定,与身高无直接关联。身材矮小可能是遗传、营养、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阴道长度则更多受遗传 ...
    05-01
  • 男性死精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男性死精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死精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由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及病理因素引起。治疗上可通过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辐射会损 ...
    05-01
  • 泌乳素高无精症可以治疗吗
    泌乳素高无精症可以治疗吗
    泌乳素高无精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进行治疗,主要原因包括垂体瘤、药物影响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治疗包括药物控制泌乳素水平、手术切除垂体瘤以及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1.药物治疗是 ...
    05-01
  • 睾丸小无精症还有机会生育吗
    睾丸小无精症还有机会生育吗
    睾丸小无精症患者仍有机会生育,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药物治疗可采用促性腺激素、睾酮替代疗法和抗氧化剂;手术治疗包括显微取精术、输精管吻合术和睾丸活检; ...
    05-01
  • 睾丸受过撞击会得无精症吗
    睾丸受过撞击会得无精症吗
    睾丸受到撞击可能导致无精症,但并非必然,具体情况需根据损伤程度和及时治疗判断。无精症的发生与睾丸外伤、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若撞击后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恢 ...
    05-01
  •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胎儿染色体异常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和病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和医学干预等方式降低风险。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可能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某些家族中 ...
    05-01
  • 男性精子总数少是少精症吗
    男性精子总数少是少精症吗
    男性精子总数少可能是少精症的表现,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范围,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少精症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
    05-01
  • 头晕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头晕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头晕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疾病、血液循环问题、压力过大或耳部感染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专业医疗干预来缓解症状。1.内耳疾病:内耳是维持平衡和听觉的重要器官,内耳疾病 ...
    05-01